COMMON SENSE
疏通常识
时间:2025-10-10 09:01:43
英国一家公司最近推出的“StandardToilet”马桶,把“抠效率”做到了极致——坐垫向前倾斜13度,硬是让上厕所变成了“体力活”,坐几分钟就腿酸难忍,摆明了要把躲在洗手间摸鱼、休息的工人“赶”回工位。
这款马桶的设计者马哈比尔·吉尔说,灵感来自他当工程师时的糟心经历:总能碰到在厕所睡着的同事,公厕还总排大队。他算过一笔账,仅英国工商业每年因员工延长如厕时间损失高达40亿英镑,伦敦员工平均每次如厕甚至要花28分钟,相当于每周偷走2.5小时工时。于是他敲定13度这个“临界点”——既不会造成健康问题,又能让人很快想离开,号称还能通过改善姿势减少痔疮和肌肉骨骼疾病风险 。现在这马桶已经拿到了英国厕所协会的支持,正和地方议会、高速公路服务站谈合作,零售价定在150到500英镑之间,连不少美国公司都抛来橄榄枝。设计者直言不讳,目标就是办公室,要靠它“减少员工刷手机时间,提高 productivity”。
可这波操作刚曝光就被骂上热搜。英国Crohns and Colitis公司的安迪·麦吉尼斯直接戳穿:这就是“厕所耻辱”,对肠炎、结肠炎患者来说简直是折磨,他们本就需要更长如厕时间,这种设计纯属歧视。《围绕厕所》项目的夏洛特·琼斯更点到要害:“厕所成‘避难所’,明明是工作空间不足、工作量太大、管理不善的问题,怎么倒怪起员工了?”网友的吐槽更犀利:“这哪是设计马桶,是给资本装了个‘监工’”“蹲5分钟腿软,真有健康问题的人怎么办?” 其实类似的“厕所管控”早不新鲜:国内曾有公司装厕所信号干扰器,360、搜狐用APP监控厕格占用时长,亚马逊货仓工人甚至要在瓶罐里小便——因为走去厕所要10分钟,根本不够休息时间。
有意思的是,设计者嘴上说“有益健康”,却避而不谈核心矛盾:要是工作节奏合理、休息时间充足,谁愿意躲在厕所“续命”?就像有网友说的:“与其花心思改马桶,不如算算给员工加了多少班。” 目前这马桶还在洽谈阶段,但它暴露的问题已经炸了锅——当资本连如厕的几分钟都要算计,真正该“整改”的恐怕不是厕所,而是那些逼得人只能在洗手间喘口气的管理模式。